沧州武术:浙江养蜂人:错过一波不怕,另一波正在到来
钱江晚报-小时新闻记者 鲍亚飞 施雯
冬去春来,山花已开。蜜蜂又开始了新一季的追花、回巢、产蜜。
蜂农会把蜂箱放到花源四周,以便蜜蜂在来往返回中,采到更多的蜜。
蜂农也叫“追花人”。那边有花,他们就往那边去,大箱小箱,小车货车。
但眼下已是油菜进入旺花季候,“追花人”却没来。
山花已开,蜜蜂没来
桐庐旧县街道合岭村有点高,像一个云里的乡村,环境和风光都很好。往年,村落外的山腰清闲上总能见到蜜蜂,见到追花人。
“本年没来,一桶蜂都没来。”沿着山路走,有个水库,一个正在库边拔菜芯的村民说,“有些蜂是养在一个处所不动的,有些蜂是要搬来搬去追开花跑的,四周的农作物、山上的植物城市着花,可是本年还没看到外地来的养蜂人。”
3月5日下午,记者从桐庐转道建德潭头镇元山坪——这里山多,植被茂密,同时又有许多乡村,是“蜂家必争之地”。
村民洪登海也养过蜂,年青时做过护林员,对这一带很是熟悉。
从南坞山偏向弃车徒步不到10分钟,山腰上有一处相对平整的地块。“多的时候,这四周几个处所有上百群蜂,一来就呆十几二十天,不必然是那边人,安徽、河北的我都见过。”他知道往年这个时候,油菜花开了,养蜂人也就随着来了。
“本年一个都没来。”他逐步走逐步说,偶然能在草丛里看到一两片木板可能小木架,除了这些,已经看不出其他养蜂的陈迹。
从头折回高速一路向西,3月6日,钱江晚报-小时新闻记者来到淳安县。沿着千汾线转千威线去金峰乡,一路都是湖景。
钱报记者在路边的一处山坡上,看到了蜂箱——上小下大的木桶、棕树皮盖顶,顶上还压着一两块石头。蜂农刚好也在,他说本身养的是“中华蜂”,蜂箱放在此地山坡已经3年,他养的蜂不需要特地去追花。
金峰乡蜂农徐绿生说,当地蜂农养“中蜂”,一般都把蜂箱放在房前屋后花多的处所,除非冬天喂食,平时不需要像养“意蜂”的追花人那样满世界跑。
不消追花,中峰蜂农损失也不小
固然意蜂才是追花的主角,中蜂根基不需要决心去追寻花源,那么中蜂蜂农过得怎么样呢?
杭州桐庐横村蜂农徐连高养了17群蜂,杂七杂八一般有大几千元的收入。
“以前是卖一部门,本身吃一部门,本年有一半以上蜂蜜都是本身吃了可能送人。”他说春节不再走亲戚了,买蜂蜜的人也少了。
淳安金峰徐绿生也一样,养了近20群蜂,和往年比收入少了一半。
李君竹是个“蜂王”,不只养了500多群蜂,还教育了不少村民养蜂增收。
“春节这一波老是错过了,‘走’不了。”他对养蜂很有一套,技能高、蜂蜜品质好,尚有本身的品牌。
“往年春节是个销售的好时候,走亲探友的,不少人愿意提几罐礼物装的蜂蜜,春节还没竣事,往往头一年的蜂蜜就卖完了。”他这里的蜂蜜量约莫是1万斤/年,本年到此刻尚有3000斤库存。
另一波损失来自种蜂,因为蜂农无法知道本年的情况,也就没有继承购置种蜂,没人买,李君竹自然就没法分群出售。
“两个外省的养蜂师傅回家过年到此刻都没返来,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我本身来。”他没有详细统计,但本年的损失已经让他压力不小。
“此刻春暖花开,对养蜂人来说正是最好时节,我们正在想步伐,错过一波不怕,因为另一波正在到来。”李君竹说。
不可出门采蜜,宅家一样搞出产
养蜂30多年,邱汝民是浙江的养蜂大王。
他的相助社,有50多名蜂农,都是养蜂内行。
与喜欢采集零散花蜜,适合山区定点放养的中蜂差异,意蜂喜欢在蜜源植物连片会合的处所采蜜。
于是,养蜂人只能一年四季带着蜂走南闯北,追花逐蜜。放蜂的日子,都是住在荒郊外外的帐篷里过活。
每年3月中旬到11月,正是意蜂采蜜搞出产的季候,邱汝民会在四月初达到苏北,采集油菜花蜜。
不外,这两天,江苏养蜂的同行传来一些动静。
江苏高速公路固然通了,但乡村尚有设卡,蜂农出行受到一些影响。
和养意蜂的社员们磋商后,邱汝民抉择,4月放弃去外地采油菜花蜜,在家搞些蜂王浆出产。
邱汝民先容,中蜂只产蜂蜜,意蜂的蜂产物包罗蜂蜜、蜂王浆、花粉和蜂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