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事热点:武汉父子两代蜂农把网店开到海外,蜂蜜年销量到达3000万元
#bd3dcdfc6bcf5d776daf32ba51ce410f#
阮爱功查看自家蜂巢蜜。阮爱功本人供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先宏
每年8月中旬,90后阮帆都要“游”一次仰韶大峡谷。这里以险、奇、幽、雄著称,是豫西北太行山区著名风光区。
与旅客差异,阮帆并不是为风光而去。
追蜂逐蜜
仰韶大峡谷在河南省渑池县,为豫、晋、陕三省接壤之地,紧邻黄河小浪底水库。每年6至8月,这里荆条花盛开,各地蜂农簇拥而至,自然形成有名的蜂场。
阮帆地址的武汉黄陂东乡养蜂专业相助社的30多户蜂农就在个中。他们,一半是内地蜂农,另一半来自武汉及周边地域。作为相助社的“少老板”,每年这个时候,阮帆都要来此,为社员们处事,并将他们辛勤劳作的成就——精细荆条蜜运回老家销售。
荆条蜜,名列四台甫蜜。荆条花丛,蜜蜂穿梭,采花露酿制成蜜,色如浅琥珀半透明,气味清香扑鼻,是东乡养蜂相助社最稳收的蜜品之一。
8月19日,黄陂蔡榨东乡养蜂相助社。两天前从渑池返汉的阮帆,与几名员工正分装方才运回的荆条蜜。就着满屋的清香,他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谈起养蜂与蜂蜜,专业如老蜂农。
此次渑池之行,阮帆带去一个团队,拍摄建造《追蜂逐蜜》视频,推介土蜂蜜。阮帆说,土蜂蜜即中华蜜蜂所酿之蜜,一年只收割一次,产量低但更为贵重。
追蜂逐蜜,一个甜美的词汇,真实描画了阮帆的糊口:蜂农在那边,就追寻到那边。
8月下旬,赶往山西长治。接着继承北上,奔赴辽宁锦州;金秋十月,东去江西九江,追寻五倍子蜂蜜,一种市场很火的中草药蜂蜜。
来年春天,三四月间转战武汉及周边孝感、咸宁,此时油菜花蜜是市场宠儿;5月初夏,西进陕西延安,这儿是洋槐蜜的蜂场;六七月,南边荆条花儿开,黄陂及周边孝感等地,是逐蜜的疆场;再到8月,华北荆条花又开……
“如此轮回来去,蜂农追开花儿跑,我追着蜂农赶。”阮帆说,幸福从格斗中来。追蜂逐蜜就是追逐瑰丽空想,固然奔忙劳苦,但它酿造着蜂农的甘甜糊口。
“蜂农二代”
阮帆25岁,“蜂农二代”,从小耳濡目染,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,让他年龄轻轻就如老蜂农般专业。
六七岁时,他父亲阮爱功就开始养蜂。
那一年是2001年。在外闯荡了多年的阮爱功,回到故乡黄陂蔡榨周梅家田村。一次偶尔,遇到一个养蜂人,一番交谈,让他以为养蜂是个好道路。
从两箱蜜蜂起家,没几年工夫,高中结业,爱看书、善琢磨的阮爱功,就将蜜蜂成长到200多箱。不只发财致了富,还成为远近闻名的“养蜂达人”。
父亲阮爱功做到的两件事,让阮帆佩服不已。
以往,蜂农凡是只出售液态蜜,蜂巢或自用、或废弃。阮爱功发明,蜂巢更贵重,营养代价比液态蜜高许多。他将蜂巢制成500克盒装蜂巢蜜出售,年销售量50万盒,成为相助社的主打产物。
阮爱功因此成为湖北省高级农业技师。获此荣誉者,黄陂全区只有两人。
本身富,也发动他人富。2010年,阮爱功牵头创立东乡养蜂专业相助社,网罗蜂农200多户,包围黄陂和周边大悟、红安、孝昌,以及辽宁锦州、河南三门峡、山西晋中、陕西延安等地。
阮爱功深知,蜂农最难的是销售。长年奔忙野外,没信息、缺渠道,蜂蜜卖不出去,不可富不说,生计城市成问题。2012年后,阮爱功不再养蜂,专事销售,并给社员提供无偿技能支持。
黄陂蔡店蜂农余兵,养蜂十几年,仅能维持生计。插手相助社后,从阮爱功这里学到了技能,销售了产物。如今,余兵养蜂140多箱,年收入10余万元。他买了皮卡车,追开花源全国跑。余兵说:“插手相助社,再也不劳神销售,一心只想养好蜂,把蜂蜜质量提高。”
花儿在那边,家就在那边。对付蜂农来说,不是在蜂场,就是在车上。蜂农的甘苦父子俩感同深受,他们从不拖欠货款,在蜂农中以诚信著称,赢得精采口碑。蜂农们都愿意与他俩打交道,不问价值,先把货拉走,到时再结账。
转型电商
父子俩的转型,并不顺利。
起初,阮爱功边养蜂边开店。先后在汉口开设了6家蜂蜜专卖店,并注册创立了武汉红岗山亿丰蜂有限公司。
但抱负很饱满,现实很骨感。由于市场竞争剧烈等多方面原因,实体店销售灰暗。